怡園Marselan Aglianico

怡園剛推出了全新的單品葡萄酒,有之前介紹過的Marselan、意大利品種Aglianico和寧夏種的Shiraz。Marselan 上年VineExpo 試過亦介紹過了。 今次的重點是這支Aglianico,中國出產的Aglianico我沒有見過,今次是第一次。 和此莊的Bordeaux Blend 相比我更喜歡這支,酒體適中,整體平衡,單寧的力度夠又不會太硬,收結還有一點點香料,不錯的嘗試。 New wine released by the Grace Vineyard, Marselan, Aglianico and Shiraz. marselan is the cross between Cabernet Sauvignon and Grenache. Aglianico, an indigenous […]

博客Bernard:酒向世界系列-怡園酒莊感受生命力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到訪酒莊,但是真正看到一串串的葡萄掛在葡萄藤上還是第一次,因為上次到Loire 及Alsace 的時候不是休耕中便是未結果。這次怡園酒莊之旅的時間剛剛好,有一些葡萄差不多熟了,有些甚至已經有工友在手採了。 這幾天天氣很好,我們去的時候陽光充沛,天氣清爽。雖然天氣預告説會下兩,但是我在的三日,一滴雨也沒有。收割前最怕下大雨,果實吸收得太多水的話,汁便會淡。一串串掛著的葡萄,就是葡萄酒生命的來源,即使有些已經被挑了出來掉在地上,之後亦會分解,重新為葡萄藤帶來生命,真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回到酒廠,剛好有工友在處理一缸正在發酵的Chardonnay, 於是我們便有機會一窺缸內發酵的情況,探頭一看,先嗅到一陣Blanc de Blanc 般的香氣,然後見到液體正在發泡,缸中的酸母正在忙碌地消化葡萄汁的果糖,然後排出二氧化碳及酒精,亦即是我們看到的泡。這個酒精發酵的過程大概兩個星期便完成。再走了一會,又出現另外一種熟悉的香味,像是《益力多》一般的香味。原來這一缸正是在進行乳酸發酵(Melolatic Fermentation)的酒,大部份紅酒和少量白酒也有這個程序的。裡面的乳酸菌努力地將尖銳的蘋果酸轉化為溫和一點的乳酸,令酒的味道不至酸得難受。 地下酒窖的氣溫比較低,燈光微弱,只是見到一桶桶的佳釀在躺著,看似冷清寂靜。我無意中觸摸到其中一個橡木桶,感覺到原來一直有微微的震動,那是橡木桶內酵母發酵所產生的動力。 再深入酒窖一點,我們見到正生產的香檳釀造氣酒的地方,看見幾桶原酒 base 在那裡正在卜卜卜卜地冒出氣泡,我將耳朵探到桶上,又聽到酵母嘩啦嘩啦的在工作中,非常熱鬧。 常常覺得葡萄酒是有生命的東西。不同地方、年份有不同特色之外,就算是同一支酒在不同的時間開也會有不同的表現,不是顯示他們是有「性格」或「狀態」的嗎?但是今次,我在造酒的過程中真正看到如何在每一個環節一點一滴地注入生命力。微小的酵母菌及乳酸菌看似微不足道,它們黙黙耕芸從不高調,但卻是酒的生命之源。 有時我會認為自己的力量很微弱,改變不到什麼。想起那些微小的酵母菌,不知不覺將酒造了出來。

博客Bernard:Vinexpo 2014酒展 – 紅酒篇

Château Angélus 波爾多右岸Saint-Emilion的Château Angélus 因為酒標上的圖案,中國人喜歡稱之為「大金鐘」。Vinexpo 第二天我參加了Chateau Angelus 2012年份的記招及試飲會,不過試飲的不是2012年,而是2009, 2010 及2011的年份。始發現原來當天的戲肉原來不是酒,而是酒瓶。 莊主Hubert de Boüard de Laforest, Jean-Bernard Grenié 及 Stéphanie de Boüard-Rivoal 介紹了特地為2012年打造的酒瓶,並首次在亞洲展出。為了慶祝2012年9月Château Angélus 榮升Saint-Emilion 的最高等級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 “A”, 酒莊決定在升級的首個年份推出一個全新設計的酒瓶。有別於以前的黃色金色紙酒標,新設計是在直接在玻璃瓶上蝕上鍍金的字體,就好像是2000年的Chate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