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Bernard:紅酒‧祖母‧香港

昨晚家中無人,開了一支二千年後的法國波爾多紅酒月下獨酌。常言道葡萄酒最值得欣賞的地方是它的變化,從發酵完全之後開始計算,由裝瓶、陳年、存放到開瓶時都是在變化中。到了開瓶後,由於有了空氣接觸,變化便更加強烈了。 有時由於時間關係,是會利用醒酒器去加快速度,但是如果是自己喝,我會選擇讓她慢慢的變化。因為品嚐葡萄酒,最有趣的是看它的變化。開瓶之後不久,很多時香氣會在SO2*或酒精的氣味後隱藏起來。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慢慢開始散發出來,各種果香加上陳年後出現的複雜香味會陸續出現。我那天開的那一支酒,開瓶之後大概一個小時之後,表現便到了頂峰,所有的味道都爆發出來了,好像是一朵盛開到最燦爛的花朵。不過享受了大概四十五分鐘之後,感覺到酒的表現由頂峰開始滑落:酒是繼續變化,不過感覺開始失去了平衡,可能是果力不繼,像開始散落的煙花。 我的祖母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有活力的耆英,爆炸力起碼有Penfolds bin 389 的級數。她很喜歡四處旅行,不是自己乘飛機去加拿大探望姑姐便是跟老人中心的旅行團四處去。因此即使是祖父過身之後她也不愁寂寞,繼續有她的精采。不過,幾年前醫生說她有老人癡呆症。Harddisk 內的data 可以backup, 甚至壞了都可以去做data recovery ,但是老人癡呆症失去的記憶就是這樣不能逆轉。之前見到她會偶然會忘記一些瑣碎的事,例如是做了碟重複的菜,重複派利是之類。不過之後每次見她,好像也會忘記多一點。到最近她的生日飯,身體也差了很多。有很多親戚她都不認得,幾乎連我也不記得,我心裡很難過。 我不願經歷這個衰落的過程,但無奈這是變必經的階段,無論是那瓶酒、我的祖母,以及現在的香港。 看來要有那顆平常信心,都要花點時間。 *造酒的過程中一般會使用二氧化硫(SO2)作抗氧化劑,因此葡萄酒可能帶有少量的so2 / 硫的殘餘物,因此很多酒變標上會標示contain sulphur 。    

博客Bernard:不准BYOB (Bring Your Own Bottle)

有一晚,我發了一個惡夢。我夢見自己經過一間餐廳,門口寫著:「精美家常菜,大量美酒供顧客自選」。甫坐下即翻開餐牌看看,大驚,發現整個餐牌只有兩支酒,都是蛇龍珠(Cabernet Gernischt)紅酒,而且不是自己選的,是店主替我選好的。於是我問店主,的,不是說顧客自選的嗎? 「老板,對呀,不過是循序漸進的,明睌來可以自己選了。」他説。 第二晚,我再到那店,今次是可以自己選了,但看看餐牌,又是昨天那兩支蛇龍珠,只是加了不的同年份。於是我質問店主:「説好的大量美酒供顧客自選呢?」。於是他沒有好氣的說:「親,就這四支了,說好了你可以隨便挑的呀!」由於全部其實都是一樣的葡萄,味道一樣,根本不是真正的選擇。因此我要求開自己帶來的那支白酒,隔鄰兩枱的食客也和議。店員拒絕説:「門口沒有寫可以自己帶酒,而且還有這本白皮的菜單上寫明,你可以選任何一支,但你一定要選我們喜歡的哦。」我們幾檯客戶開始鼓譟。店員續説:「親,主流意見認為我們選的酒很好啊,酒就是這幾支,你們選吧。總之自己己帶酒是不合規定的,死心吧。」 換了平常,我當然是第一時間起身走人,但是在這個惡夢中,我不停地回到那家只有一款酒的餐廳,像無間地獄。

博客Bernard:品字有三個口

官字兩個口,品酒的品字有三個口,不過太多人只用口講但不用口去品嘗。我很喜歡去wine gathering, 因為人多才可以同一時間開十幾支酒去比較它們有什麼不同,而且還可以和其他的酒友交流自己的看法,很多時都獲益良多。可是,有很多是也會遇到一些專家,受書本及近年新興的品酒課程影響,他們對自己的見識都很有信心不免侃侃而談,而且堅持自己一定是對的,簡直是「乜都拗」,相當無趣。其實和很多知識一樣,酒知識很多時只是紙上談兵,根本沒有人可以説是對是錯。 好像是究竟用木塞好還是用現代扭蓋好?支持扭蓋的會說扭蓋完全杜絕cork taint, 及完全沒有空氣進入;支持木塞的反而説由於木塞中其實可以讓酒質演變(因有極微小的空隙)。 又好像是decant 是否有用這個問題也是眾説紛紜。有人認為decant 只是為了隔酒渣,有人認為decant 可以幫助釋放香味,亦有人認為這是拔苖助長,令酒過快衰老。 另外好像是新世界風格好還是舊世界風格好?Biodynamics 方法造的酒好喝點嗎……等等。全部都是個人喜悪,沒有對錯。而且在酒的世界實在我們太渺小了。你有你拗,我還是自己享受杯中那點滴,以心血和時間釀成的酒。